打响“红色岷山、赣北井冈 ”红色文旅新IP,柴桑区政协持续建言……

时间:2023-11-14

“岷山地区通过打造湿地公园和开发生态民宿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大岷山红色景区的服务功能,游客流量较之前明显增多,红色旅游经济收入稳步提升……”这是柴桑区政协积极协商建言把总书记殷殷嘱托化为赣鄱大地的生动实践。

  近日,柴桑区政协召开红色生态旅游调研协商座谈会,与会政协委员、政协联络组组长、当地领导干部和村民代表围绕如何做强岷山红色旅游建言献策,通过集众智、谋良策、促发展的方式,共商“红色为底、共商绿色补位”发展之策。

近年来,柴桑区紧紧围绕“基层建设的高地、红色旅游的名片、乡村振兴的先行、民生幸福的图景”奋斗目标,从红色、生态、文化等方面入手,建成实力、幸福岷山。今年8月,柴桑区召开区委二届七次全会,明确了岷山乡、岷山林场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传承文化根脉,打造赣北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为持续打响“红色岷山、赣北井冈 ”红色文旅新IP提供了思想指引、拓宽了发展路径、擘画了崭新蓝图。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实践中,柴桑区政协坚持与党委、政府同频共振,把做强红色旅游作为一项重点调研课题抓紧抓实,并通过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助力全区着力破解制约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瓶颈问题。

体育公园、红色文化园、中共小阳支部旧址、赣北工委旧址、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李子芬纪念馆……盘点岷山的红色旅游景点,数量不少且名气较大。       

       

“岷山红色旅游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旅游景点单调、配套设施不全、运营经验缺乏、项目资金不足等诸多问题,今后我们将着力从健全旅游功能、加大名片宣传、寻求运营合作等三方面努力,把岷山的红色旅游事业做大做强。”座谈会上,岷山乡政协联络组组长黄茂文介绍岷山红色旅游基本情况。

“我们在制定旅游发展计划时考虑到要充分利用境内千年古银杏树、千亩高山茶园、千亩竹林等生态旅游资源,借助毗邻岷山乡丰富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通过建立综合性氧吧公园和大型生态农庄、打造旅游民宿生活区、建设具有林场特色的文化展览馆和青少年实践基地等方式,实现岷山红色旅游的绿色补位发展。”在基层默默奉献数十载的岷山公益林场党组书记、场长凌勇提出了自己的构思设想。

“1961年的时候,从江浙一带来了一批500余人的知青队伍到我们这边读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他们有部分人参与过岷山林场的前期建设,这些资料要是能够搜集齐,可以作为林场的一种特色历史文化遗存进行展示,让更多的游客关注那段尘封的记忆。”岷山公益林场一位退休老职工补充道。

与会政协委员共同提议,“岷山乡在制定红色旅游整体规划时可将岷山林场一并纳入进行统筹布局,通过绿色补位发展的方式,进一步拓宽大岷山红色景区的经度和纬度;在破解乡村交通瓶颈、注重产品开发和旅游策划、解决宾馆接待标准不高‘硬伤’、激活红色旅游造血功能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做强红色旅游奠定坚实基础。”对此建议,大家深表赞同。

调研组一行表示,此次调研协商成果将形成书面报告,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希望岷山乡和岷山林场继续从细枝末节层面深挖本土的红色故事、抗日事迹、历史遗存、知青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历史人文内涵,并通过持续丰富文旅商贸新业态的方式,实现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将岷山这座红绿相衬的“富矿”打造成留住四方游客的“卖点”,为九江打造文化旅游区域中心贡献更多柴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