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论全面从严治党(2012年11月8日以前)VW001.011.20080526.006—VW001.011.20080908.004

时间:2025-08-25

第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制度建设,有效促进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因为自律难免会有松懈的时候,意志可能会有挡不住诱惑的时候。这就必须进行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一要把干干净净干事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筑牢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要认真总结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廉洁自律教育的经验,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健全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和改进党校培训,开展警示教育,搞好先进典型宣传,把经常性教育与集中教育结合起来,全方位、多层次地促进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特别是要健全党内生活,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在领导班子成员中形成一种坚持原则、与人为善、平等融洽、相互帮助的良好氛围。对一些干部的问题,要早发现、早提醒、早制止、早纠正。培养一个干部很不容易,干部一旦出了问题,对他本人和家庭是一个重大损失,对党组织也是一个重大损失。所以,要把拒腐防变的关口前移,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和教育,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二要健全体制机制,强化干干净净干事的制度约束。坚持以改革统揽预防腐败的各项工作,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通过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针对一些领导干部权力行使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着重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财政资金使用、国有资产运营、金融资本运作、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审批权运用等的监督,保证各级领导干部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把惩治与预防、教育与监督、深化改革与完善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扎扎实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好的管用的制度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三要加强舆论引导,把纪律约束与弘扬正气结合起来,营造干干净净干事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大力开展警示教育,让领导干部切身感受到党内决不容许有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就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决不手软。要充分发挥典型案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促使领导干部干干净净干事。同时,要大力宣传干干净净干事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先进事迹教育人、感染人、启发人、引导人、鼓舞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社会营造以干干净净为荣、以不干不净为耻的良好氛围。四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胆起用干干净净干事的干部。要把干干净净干事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真正把那些在大是大非面前、在重大利益面前、在艰险危难面前经受住考验、抵制住诱惑、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干部,把那些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干部,选拔出来委以重任。对那些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人,决不能重用;对那些 “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人,要坚决清理,确保干干净净干事在党内蔚然成风,确保干干净净干事的人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流,通过强有力的用人杠杆把干干净净干事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学习时报》2008年5月26日

VW001.011.20080908.001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执政党的建设和管理比没有执政的党要艰难得多,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比在封闭半封闭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建设党所面临的情况要复杂得多。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始终成为团结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这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

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学习时报》2008年9月8日

VW001.011.20080908.002

30年来党的建设经历了波澜壮阔、与时俱进的伟大进程。

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这11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当代中国,创立邓小平理论,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我们党面临一个重大历史关头,就是能否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从困难中重新奋起,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这次全会形成的实际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勇敢地担当起这个艰巨使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科学评价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指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阔步前进。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明确提出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把党建设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围绕这个目标,党中央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其中包括:为健全党规党法,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的十大制定了新党章;根据历史转折的新要求,提出在革命化的前提下实现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废除干部领导职务实际存在的终身制,调整和充实各级领导班子,推动新老干部的交替与合作;从1983年起用3年时间对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进行了一次全面整顿;恢复和新建各级党校,筹建国家行政学院,大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提出并探索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在党政分开、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方面采取了若干改革措施,等等。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1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因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进步,才从根本上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起步和不断推进,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创和不断发展。

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学习时报》2008年9月8日

VW001.011.20080908.003

从1989年6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这13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进程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推向了21世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发生政治风波,国际局势风云突变,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在这个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受命于危难之际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紧紧依靠党和人民,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开创全面开放新局面,继续引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及时作出一系列重要决定,发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全面按照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中存在的思想混乱、组织涣散、作风不正、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并取得明显成效。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继就全党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等作出了部署。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从1995年开始,用3年时间对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农村基层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工作。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面向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体部署和战略任务。党的十五大以后,在全党兴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新高潮,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在全国农村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明确提出把符合党员条件的新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果断作出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不再从事经商活动和党政机关与所办经营性企业脱钩,实行收支两条线、工程招标、政府采购制度等重大决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这13年,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们遇到的关系我国稳定、安全和发展全局的政治、经济、自然风险频频发生。我们党所以能够经受住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根本的一条就在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学习时报》2008年9月8日

VW001.011.20080908.004

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到现在的6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在这个进程中,党中央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党的自身状况,牢牢把握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在执政能力建设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了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各项部署。在思想理论建设上,先后部署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出版并组织全党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上,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领导班子建设的首位来抓,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注重在基层和生产一线锻炼和选拔干部,先后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一系列法规性文件,积极推进地方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下发《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2006—2010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建立中国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和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在党内民主建设上,健全和完善地方各级全委会、常委会工作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内选举制度改革,颁布《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建立巡视制度。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先后下发加强农村、街道社区、中央企业、高校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意见,拨专款加强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和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选派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在反腐倡廉建设上,颁布实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等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进行。

习近平:《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学习时报》2008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