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剪纸亮相第十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

时间:2025-08-27

当伏尔加河的清风越过乌拉尔山脉,与长江的浪涛在山城重庆相遇,第十届中俄“长江—伏尔加河”青年论坛以“青春同行·渝见伏尔加”为主题,开启了为期七天的文化对话。来自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14个联邦主体与中国长江中上游6省市的300余名青年代表,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前驻足,在三峡博物馆的青铜器前凝视,更在非遗技艺的传承中触摸文明的温度——瑞昌剪纸市级传承人邵晴,正以一把剪刀、一叠红纸,为这场跨国对话注入独特的东方美学。



邵晴的展台前始终围满好奇的面孔。她没有展示复杂的巨制,而是从基础的“折剪法”教起:对折、画线、下剪,红纸在指尖翻转间,便化作一朵简单的窗花。俄罗斯青年跟着比划,剪刀歪歪扭扭地剪出类似的纹样,虽然线条稚拙,却引得围观者阵阵欢笑。现场展示的披肩、钥匙扣等文创产品,更让俄罗斯青年爱不释手,让传统窗花变身为可触摸的生活美学。



当山城的暮色染红展厅的玻璃窗,那些被青年们珍藏的剪纸纹样已超越了作品本身的意义——它们是文化对话的切片,是青春共情的见证。瑞昌剪纸的镂空艺术里,藏着无需翻译的默契:俄罗斯青年从折剪的褶皱中读懂中国“方寸见天地”的哲思,中国青年在套娃纹样的弧度里感受异域文化的温度。这种跨越语言与技艺的互动,恰如剪纸“阴阳相生”的智慧——当不同文化的轮廓在红纸上重叠,留下的不仅是图案,更是彼此心灵相通的轨迹。这场没有宏大叙事的非遗体验,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了文明互鉴的真谛:文化交流从不需要完美的呈现,真诚的碰撞与共同的创造,才是连接山海最动人的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