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文广新旅局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联合召开九江“非凡十年”新闻发布会。会上,九江市文广新旅局党委书记、局长徐卿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文广新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聚焦“作示范 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市建设,实现了体制机制更顺、事业产业更强、精品佳品更多、品质气质更优的时代跨越,在九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征程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http://wgxl.jiujiang.gov.cn/zwzx_216/gzdt/toutiao/202210/W020221014561498391236_ORIGIN.jpg)
初心不改迎变局,笃定前行的步伐更加稳健
一是机构更优化。十年来,经历多轮机构改革、事企改制,整合机关职能,实现“四局合一”“政企分离”,精简整合“一队、一台、四馆、三中心”9个下属事业单位,整体运行更加合理高效;推进庐山“一体化、集团化、市场化、专业化”改革,从根本上扭转“九龙治水”局面,推动改革从“物理整合”向“化学变化”转变;完成庐山西海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实现了资源整合、品牌聚合、队伍融合的既定目标。
![](http://wgxl.jiujiang.gov.cn/zwzx_216/gzdt/toutiao/202210/W020221014561498423666_ORIGIN.jpg)
二是职能更明确。十年来,我们推动成立了文化强市工作领导小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了文化和旅游产业链“链长制”,协调20余个相关责任部门,形成部门联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三是机制更健全。十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实施意见》等10余个重要文件;编制了“十三五”“十四五”等发展规划,积极指导《庐山西海创建国家5A级景区提升规划》和《武宁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建设落地,2020年庐山西海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武宁县成功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启动了《环庐山旅游发展规划》《庐山市温泉度假区创建国家级度假区提升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划的制定实施,有力保障了全市文广新旅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信心满怀出困局,进位赶超的成效更加明显
一是重大项目有成果。十年来,我们坚持项目为王,累计投入近500亿元,建成周敦颐纪念馆、九江租界博物馆、琵琶亭公园、蔓谷田园综合体、柘林老镇美食文创园、华夏阳光微电影小镇、吴城鄱阳湖候鸟小镇等100余个重点文旅项目。
二是经济指标有地位。十年来,旅游产业专项资金从10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全市年接待旅游总人次从4000万到成功破亿,实现翻番,旅游总收入从300亿元到1200多亿元,实现翻两番,稳居全省前列;文化及相关产业总量突破200亿元,规上企业增加近200家,居全省第三,其中入围核心企业20强总量并列全省第一。
三是基础设施有跃升。十年来,重点旅游景区提档升级,全市开放经营的景区景点总量超过200家,新增省级以上示范品牌34家,A级景区58家(1家5A、23家4A、34家3A级),实现4A级景区县域全覆盖,新增三星级以上宾馆33家、精品民宿近200家、旅游厕所700余座;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新增了8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其中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家,140家3A以上乡村旅游点(5家5A、7家4A、128家3A)。
潜心钻研提格局,干事创业的情怀更加深切
一是文艺精品化。十年来,全市文艺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大力实施“个十百千万”工程,形成专业人才梯队,先后有5位入选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库、11位入选“双百双千”工程,成立了4家文化名家工作室。十年来,新创、移植、复排儿童剧《寻找》、历史话剧《濂溪先生》、音舞诗画剧《琵琶行》等300余部舞台剧目,获得省级以上有影响力的奖项100余项。创作了《迹·江南》《网系列》《六尺中堂》等众多优秀书法美术作品,入选国家级展览300余项,其中2015年胡毅作品《家山梦远》获“第五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在全省屈指可数;2020年,文化名家宋跃林入选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为目前省内唯一。
二是服务普及化。十年来,建成“市有八馆一院,县有文图博美四馆,乡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活动中心”的四级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按“十个一”标准,完成全市23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设施配备率、功能完备率实现100%。2019年,成功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十年来,已建成千瓦中波发射台2座,千瓦级数字广播电视发射台11 座,广播电视台13个,基本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户户通,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功能完备、服务到户的新型广播电视覆盖服务体系。
三是形象品牌化。十年来,我们统一了文旅宣传口号,明确了“庐山天下悠”主品牌,塑造了“悠然庐山,魅力九江”城市文旅品牌。全市各地根据地域特点,积极构建区域品牌,形成了“诞生文化奇才的地方”“天上云居 诗画西海”“中国最美小城”“鹤舞鄱湖 永修人生”“隆平故里 情义德安”“青山好处惟彭泽”“江湖两色 石钟千年”“青铜故里 剪纸之乡”“东方百慕大 江西都昌县”“渊明故里 贤母圣地”“鄱湖明珠 濂风溪韵”等互为支撑的品牌体系。
用心谋划为大局,悠悠九派的体验更加美好
一是传承有深度。十年来,我们重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九江历史文脉。新增7家国有博物馆,总量达到26家,新增等级馆6家、总量达到10家,数量和质量均位列全省第一;新增国保单位12处、可移动文物13299件/套,国家级非遗跃升至16项,位居全省第一;累计争取近5亿元资金,修缮开放近百处文保单位。注重从文化遗存中提炼文化精神,激发文化创意,成功申报省级以上传统工艺振兴项目12个(国家级4个),市级以上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2家,文化遗存相关产业年均直接带动就业超5000人,实现产值近3亿元。
二是产品有热度。十年来,我们注重做好山江湖城联动文章。名茶名泉节、国际爱情电影周、国际观鸟周等重大活动持续开展;开发“山盟海誓”“信步江湖”“诗书浔阳”三条精品路线,推出“跟着课本游九江”“跟着诗词游九江”系列产品;大力推动发展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温泉养生、水上运动、研修游学、文化演绎等旅游新业态,让人们感受九江山水独特魅力的同时,领略到浔阳文化的人文质感。
三是监管有温度。十年来,健全“1+3+N”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实现投诉受理和执法“全天候”和“全覆盖”。市本级和各县(市、区)均建立了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机制并设立了诚信理赔专项资金,开展了评选诚信旅游示范店活动。深入推进旅游投诉调解与仲裁有效衔接国家试点,在全省率先成立运营“一院四中心”,行业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
徐卿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市决策部署,围绕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打造国际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砥砺奋进、接续奋斗,奋力谱写浔城大地文广新旅发展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