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政要闻
党建课堂
智汇学习
新时代新思想
新作为新担当
官网新闻
每月理论学习
专题
模范机关特色活动
模范机关总体要求
模范机关书记谈
模范机关一把手谈
专题
模范机关特色活动
模范机关总体要求
模范机关书记谈
模范机关一把手谈
诗画九江有好巳 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市非遗中心“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工作有实效——2024年度市文广旅系统人才工作系列报道十
时间:
2025-02-04
2024年是市非遗中心第三年开展“三区”文化人才支持工作,按照九江市文广旅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中心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列为本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工作方案,做好项目对接,选优配强人员,强化措施部署、全面有序推进。一年来,市非遗中心共派出6名文化人才(志愿者),5次前往修水县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总工作时长为640个工作日,圆满完成了2024“三区”文化人才支持项目计划书的工作任务。
市非遗中心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摆正位置、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强化作风建设,强力推进“三区”人才支持工作,成立了由中心主任杨晶为组长,副主任刘皓为副组长,中心骨干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配备非遗、影视制作业务骨干,为“三区”人才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以非遗项目申报、整理等工作内容为重点,三月份,中心“三区”人才工作小组与多名业务骨干成员前往修水对接今年帮扶工作,与修水县文广旅局深入探讨研究帮扶工作重点、难点,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计划,一年来,严格按照年初部署有序推进“三区”人才工作计划。
根据《江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者专项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中心研究制定了《九江市非遗中心“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文化工作项目书》,确定了帮扶项目,明确了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基本要求、保证措施,市非遗中心分别与派出单位、受援单位、选派人员签订协议,明确了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个个肩上有任务。
按照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对资金的监管,保证资金使用规范,做到支出有据、专款专用,规范了各项工作开展的程序,为“三区”计划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
2024年,非遗中心为修水县在非遗项目申报上提供帮助。中心积极参与修水县市十批非遗项目资料整理挖掘工作,并在申报文本和申报视频给予指导。经过努力,修水县级项目传统技艺《古艾白酒酿造技艺》《上奉米酒制作技艺》《西港油(汆)豆腐制作技艺》,民间文学《下苏州》,民俗《双井黄氏家规》《双井黄氏祭祖仪式》《修水匡氏祭祖仪轨》七个项目成功申报为市级非遗项目,非遗发展潜力得到增强。
在记录工程上提高质量。为确保记录工程质量达到要求,中心人才团队根据工作要求制定传承人的访谈工作方案,前往修水当地开展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传承人口述访谈的视频拍摄工作。目前已完成修水采茶戏、修水书画装裱修复传统技艺、修水正一道清微派科仪、修水余塅灯戏、修江王制作技艺、上奉米酒制作技艺、桃里竹艺制作技艺、西港汆豆腐制作技艺、双井黄氏家规十个项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工作。自记录工程开展以来,中心团队在传承语境中、传承人的文化记忆和技艺动态方面帮助修水县提升了拍摄记录工作知识体系的高度,明确了严谨而明晰的理论体系要求,为长远的学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资料。
在项目质变上做好准备。开展《一圣仙娘花灯》《丝楠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资料整理和挖掘,对照申报书要求,梳理完善项目历史渊源、传承谱系,围绕项目文化意义和现实表现进一步做好项目储备,细化项目工作内容。
另外,还促进了非遗成果转化。一是促进宣传转化。中心在开展非遗项目影视资料拍摄工作时,不仅注重收集第一手非遗展示影视资料,为保护相关非遗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后期还将着力完成相关拍摄项目的剪辑创作工作,促使本次“三区”人才工作成果转化为宣传修水的重要助力。二是促进产品转化。帮扶修水哨子制作技艺建设展示馆,成立修水哨子销售营销中心,中心积极开展市场调研,积极拓宽产品销路,促成省级项目修水哨子研制成自热旅游商品,自产品上市以来受到市内外游客和群众的欢迎,产品拥有不错的销售市场;发挥修水相料茶便携易煮,食与品相结合的特点,开发相料茶旅游小包装产品,并积极对接市场,产品远销深圳等地区。
自工作开展以来,“三区”人才对口帮扶单位的业务技能和服务能力得到了提升,基层干部职工普遍感觉受益良多,达到了“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工作的预期目的。
2025年,非遗中心将在提升全市非遗工作者能力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当下全市非遗工作者在申报业务不熟练、申报文本撰写不规范、申报视频拍摄不规范等问题,计划开展非遗申报工作培训课,协助推进全市非遗项目申报;扎实推进国家级非遗申报工作。以省厅和省中心提出的非遗保护工作体系建设方针为指导,进一步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发掘九江非遗及地域文化,组织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工作,争取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中取得佳绩;完善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工作。帮助修水完善非遗数字化资料整理工作,联合各种多媒体形式的平台,借助信息化传播的速度快、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特点,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共享,使本次“三区”人才工作成果转化为宣传修水的重要帮手。
上一篇:诗画九江有好巳 欢欢喜喜过大年|2024年浔城英才“乡约...
下一篇:没有了
TOP